• Internet Explorer is missing updates required to properly view this site. Click here to update…
  • 您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da)启(kai)用才能正常访问!

物理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学院委员会
    • 系教研室
    • 行政办公室
  • 师资队伍
    • 院士专家
    • 领军人才
    • 专任教师
    • 研究生导师
    • 教育管理干部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服务指南
  • 党团学工
    • 党支部活动
    • 团支部活动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团队介绍
    • 科创计划
    • 大学生夏令营
    • 就业
  • 物苑师生
    • 师生风采
    • 学生活动
    • 国科物语
  • 招聘信息
  • 职工小家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转载自:国科大学工公众号
分类:学院新闻
日期:2025年6月26日
点击数:1390

九月始学,六月硕果,一批优秀毕业生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他们怀揣梦想,用勇毅担当成就了青春自我,用拼搏奉献谱写了绚丽华章。

为进一步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国科大党委学生工作部特别推出“UCASer的求学故事”系列推文,让我们一起走近优秀毕业生们的成长故事,领略他们砥砺奋进的青春风采。以优秀毕业生为榜样,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论文,在科技强国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上贡献力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025 06 26 105816 857

优秀毕业生:易鑫伟,男,河南信阳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届理论物理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培养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导师是苏刚教授。研究方向为超导和拓扑等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现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Today、Research、Physical Review B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总被引270余次。直博期间曾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王守武奖学金优秀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科大优秀共青团员及三好学生、全国低温物理会议及全国磁学理论会议优秀墙报奖等荣誉。毕业后将前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我的故事: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6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懵懵懂懂的我怀揣着对物理学一知半解的好奇和热爱,几乎清一色地选择了与物理相关的志愿专业。那时的我还不知道物理学将在我的未来生活中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物格无止境,理运有常时”,大学时老师们长挂在嘴边的这句箴言,让我逐渐明白“格物致知”正是物理人的使命。

       初入大学的一次班级活动中,辅导员组织同学们在QQ空间写下自己对大学的畅想和目标。那时,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享誉海内外的顶尖学府,早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了解到,她以科教融合的独特模式办学,荟萃了众多顶尖的科研工作者,是无数以科研为目标的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加之身边众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毕业后纷纷选择前往国科大深造,并在那里取得了斐然的成就,这更坚定了我对这所大学的向往。于是我充满豪情壮志地写到“大学四年我要多拿奖学金,努力学习,多交好朋友,保研国科大,证明自己,加油!”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后,我以物理学院排名第三的成绩获得保送资格,迈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大门,开启了在理论物理学专业直博的旅程。回首这段时光感慨万千,原来每一步,都是最好的安排。

 对物理学的惊鸿一瞥

       国科大优秀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科研平台带我走进一个更为广阔和深邃的科学世界。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转变,意味着挑战的全面升级。研一的课程依然繁重且艰深,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努力学习为后续的科研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那年,针对课题组早年理论预言并与实验合作合成的新型碳同素异形体T-carbon,苏刚老师组织我和师兄师姐一起探讨并进行总结,我在课程之余调研了大量相关文章,与老师、师兄师姐们反复讨论推敲,历经一年多的打磨,我撰写了一篇37页的长篇综述文章,这个综述工作耗费了我无数的心血,文章被接收的那刻,一切都是值得的。作为科研生涯的第一篇文章,它带来的不仅是无比的自豪和喜悦,更让我学会了如何解构前沿问题、提炼科学脉络——这份历练,远比一纸论文更加珍贵。

       真正的“淬火”始于进入国科大的第二年。结束集中教学之后,我从雁栖湖校区来到了玉泉路校区的实验室。凝聚态物理的前沿,充满了无尽的可能与挑战。我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索各种新型量子材料及其新奇物性,这个方向要求严谨的逻辑、细致入微的操作和日复一日的计算模拟。学习掌握复杂的计算软件和物理模型,调试程序直到深夜,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和“ERROR”的提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

       初入实验室那段时间,凝聚态物理领域笼目晶格体系十分火热,这类独特的结构体系带来了许多新奇物性。苏刚老师敏锐地意识到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预测新型笼目体系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于是指导我快速预测出一大类具有新奇性质的新型钛基笼目超导材料。基于此,我们联合实验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制出该家族中的CsTi3Bi5,并发现其独特的超导相和电子向列相。之后,我们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紧密结合进一步探索了这一材料的电子结构、拓扑和超导等物性,发表了多篇重要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在相关理论和实验方面的众多科研进展。我也有幸受邀在2023年中国物理学年会秋季学术会议和2023年量子智能和量子材料研讨会上做口头报告,介绍实验组关于钛基笼目超导家族的系列工作。在这之后,我做起科研来更加得心应手,不再像开始时那样畏手畏脚。随后我将目光投向镍基超导体系,目前完成的两个相关工作,其中一个已经发表,另一个也正在投稿之中。我也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工作得到同行的认可,在参加2024年全国低温物理会议和全国磁学理论会议时,我张贴的墙报有幸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奖。

       在博士生涯的这几年里,我在学术上的成长离不开导师苏刚老师的密切指导。在此我要向苏老师致以最深切的学术谢忱。每一次跟苏老师交流,我都能获得新的知识或启发。作为科研道路的引路人,苏老师严谨治学的风范与矢志求真的学术品格,让课题组所有同学都受益良多。苏老师不仅在科研大方向上时刻为我们把关,在具体技术问题上他也尽力帮我们分析解决。向苏老师汇报科研进度时,他都很认真地思考并帮助我们捋顺思路。有时候我碰到一些问题百思不解时,苏老师往往一下就能抓住关键,简单几句话就让我醍醐灌顶。苏老师给我们提供了非常自由的学习氛围,使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到感兴趣的科研工作中。这种学习氛围非常适合我,这不仅锻炼了我的学习能力,也让我变得更加自律和自信。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中,我将谨记苏老师的教导,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2025 06 26 105804 870

在中国物理学年会2023秋季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

排球精神——永不言弃

       科研工作之余,我意外地收获了一项全新的热爱——打排球。起初,这不过是同学间在工作之余互相胡乱垫球的游戏,刚开始手常常被打得生疼,技术更是笨拙,但每次短暂的休闲活动,都带来一阵难得的欢畅和放松。渐渐地,队伍逐渐壮大,技术也开始进步了,小小的排球场成了同学们释放压力、挥洒汗水的乐园。

       排球带给我的,远不止于娱乐。每一次拼尽全力的飞身救球,无论比分如何都不放弃的那份执着,都深深印刻在我心里。排球场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眼神中“永不言弃”的坚毅。更可贵的是球场上凝聚的友谊,那些为了一个险球共同呼喊、失误时彼此鼓励、赢球后开心相撞的瞬间,那份纯粹的信任与快乐,在压力重重的博士生涯中显得格外温暖和珍贵。

2025 06 26 105752 956

参加国科大国际学院第三届气排球师生友谊赛队伍合影

故事未完待续

       五年博士时光,是一段充满挑战但也收获满满的旅程。回望来路,那个本科时怀揣着好奇心的少年,如今在凝聚态物理的星图上,也终于点亮了属于自己的微弱星光。我们是幸运的一代青年,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能够在富强的祖国庇护下快速成长。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我们这一代人应牢记的目标。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站在国科大的毕业季里,内心充满感激和强烈的使命感。感谢国科大提供的优质平台,感谢导师的悉心栽培和引路,感谢同窗伙伴的支持与陪伴。回顾这一路,从初入物理世界的好奇懵懂,再到现在完成一些微不足道的科研工作,是无数日夜点滴积累的成果,也是那份永不言弃的坚韧精神始终指引着我前进。

2025 06 26 105846 217

毕业答辩合影(左五:苏刚老师;左四:易鑫伟)

2025 06 26 105905 026

毕业照

阅读原文:UCASer的求学故事|易鑫伟:格物致知,步履不停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张余洋,吴佳俊
分类:学院新闻
日期:2025年6月20日
点击数:625

       为持续提升本科生的学术视野与科研素养,物理科学学院利用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建设契机,定期举办“格物明理”系列讲座。6月17日,受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郑阳恒教授邀请,由美国天普大学陶荣甲教授作第七讲报告,题为《磁流变物理助力心血管病治疗》。

2025062001

       陶荣甲教授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79年被李政道教授选中,成为首批CUSPEA项目学生,赴美攻读研究生,1982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天普大学物理系教授。陶教授的研究横跨量子霍尔效应、电(磁)流变液、超导、能源科学、生物流体及心血管医学等多个领域,科研成果曾被《自然》《科学》《科学美国人》等顶级学术期刊及《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他是电(磁)流变液国际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多次担任国际会议主席,并于2010年起担任《现代物理快报B》和《国际现代物理杂志B》的主编。

2025062002

       在本次报告中,陶教授聚焦团队近年来在磁流变技术治疗高血压方面的研究进展。他指出,传统药物治疗虽然能降低血压,但可能加剧血液湍流,带来血管硬化、血栓等副作用。为此,他团队提出一种新型磁疗技术,利用红细胞在强磁场下的各向异性排列特性,通过调控血液黏度方向性,显著提升血流效率,从而实现无药物干预的安全降压效果。目前该技术的临床试验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正与多家国内外医院及设备厂商合作,积极推进产业转化。

       报告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展现了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及其应用前景,激发起在场师生的强烈兴趣。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与陶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报告结束后,张余洋教授代表学院向陶荣甲教授颁发“格物明理讲坛”纪念牌。

2025062003

       本次讲座在玉泉路校区教学楼413教室举行,学院多位教师与三十余位本科生到场聆听。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学院对拔尖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了解学术前沿、拓宽研究视野的宝贵平台。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房启轩
分类:学院新闻
日期:2025年6月04日
点击数:662

       2025年5月29日14时,物理天文核学院党委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在玉泉路校区教学楼611教室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刘潇同志主持大会。

       纪检委员鹿猛猛同志首先作警示教育报告。鹿猛猛同志通过视频纪录片资料分享了部分贪腐犯罪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从公办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基层组织的公职人员到国企金融领域的高级公职人员等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人员。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025060407

       在观看完案例视频后,党员同志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党员同志们认为,这些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包括贪腐人员个人思想的滑坡、对权力的肆意滥用以及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大家认识到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时刻以这些反面案例为警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端正个人作风。

       主题党日活动前,按上级有关部署,支部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了 “学精神、强作风、促攻坚”大讨论。中关村第二党小组、玉泉路第一党小组、玉泉路第二党小组分别就本小组开展大讨论的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

       宣传委员、中关村第二党小组组长房启轩同志汇报了党小组开展大讨论的情况。他表示,党小组经过讨论,认识到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和平建设时期,良好的作风同样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在新时代从源头上遏制不良风气,让党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实作风保障。对于青年科研人员,要将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担当作为等核心价值的弘扬与改善科研风气、解决科研问题、推动科研攻坚深刻联系起来,内化为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研品格,外化为科技报国、勇攀高峰的行动自觉。

       玉泉路第二党小组组长欧阳梓熙同志代表党小组作了《“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专题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国共两党在作风建设上的历史对比:国民党因政军腐败、奢靡之风盛行、自我革命能力匮乏,最终丧失民心;我们党始终弘扬优良作风,有效抵御不良风气侵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因而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欧阳梓熙同学的论述立足历史维度,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向全体党员进一步阐释了新时代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现实必要性和实践紧迫性。

2025060408

       随后,玉泉路第一党小组组长花祝同同志从党史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史视角,系统阐述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中的核心要素。从共产国际解散教训,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问题,再到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锋队性质的论述;从苏联时期对于党风党纪建设的实践经验,到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对于党风党纪建设经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唯有抓实组织建设、强化正风肃纪、坚守初心使命,方能永葆先锋队政治本色。

2025060409

       刘潇同志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克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只是领导干部的事的消极思想,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关乎我们每一名普通党员的作风建设。支部全体党员同志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关要求,结合学习工作实际和身边人、身边事学细、学实,深入开展自我查摆,做到学、查、改一体推进。最后,刘潇同志还对支部近期工作进行了部署。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孙逍然(校友会)
分类:学院新闻
日期:2025年6月11日
点击数:744

        2025年6月7日,第十八期“李政道讲座”第一到三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一楼115教室正式开讲。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岳良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瑞明教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垂林教授分别受邀主讲本日讲座。

第一讲: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及量子宇宙物理前沿

        吴岳良院士从爱因斯坦纯几何时空观和广义相对论的局限性,和近年来关于引力规范双标架时空观念和超统一场论思想出发,鞭辟入里地介绍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统一的引力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引力量子场论,揭示了引力和时空的本质。讲座涵盖了广义狄拉克方程、广义麦克斯韦方程、广义爱因斯坦方程、能动量相消定律和零能动量张量定理、新的引力波预言、新的暗物质属性和暗能量本质及早期宇宙膨胀等前沿内容。

2025061101

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吕晓睿教授(右)为吴岳良院士(左)授牌

        吴岳良院士讲解了超统一场论的两个基本原则:基本粒子的内禀量子数和独立自由度决定时空的维度与时空的基本结构,以及描述自然规律的作用量遵循两个指导原理:量子场对称性的规范不变原理。

第二讲:我的读书科研道路——从物理学到生命科学研究

        许瑞明教授于1984年通过由李政道先生发起的CUSPEA项目赴美国Brandeis大学物理系留学,他回顾了读书、考试、选专业、参与CUSPEA等心路历程。在谈及自己从物理学转行到生命科学研究的经历时,许教授对国科大学子语重心长地说:“好好学习当下的知识,即使在未来改变研究方向也有大用处”。

2025061102

吕晓睿教授(右)为许瑞明教授(左)授牌

        作为染色质研究领域的领军者,许教授还分享了在基因调控、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突破性发现,并为跨学科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三讲:走近李政道

        王垂林教授回忆了李政道先生的曲折成长历程,讲述了许多令人深有感触的故事。王垂林教授还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CUSPEA计划,以珍贵的一手资料还原了李政道先生超越诺奖的贡献——从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到为中国学子铺就留学之路,从亲自授课到协调各方资源推动中国物理发展,展现一位科学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2025061103

吕晓睿教授(右)为王垂林教授(左)授牌

        “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王垂林教授深刻解读了李政道先生的“学问”哲学,他认为,会作答仅仅停留在学习的初期阶段,会问问题,才能够更自主、更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

        本日“李政道讲座”不仅是一次学术盛宴,更是一次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三位顶尖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知识与人生感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人生智慧,激励着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学习李政道精神,勇攀高峰、开拓创新。

20250530124744

阅读原文:

第十八期“李政道讲座”开讲!

第十八期“李政道讲座”第二日顺利举办!

第十八期“李政道讲座”圆满收官!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陈嘉琦
分类:学院新闻
日期:2025年6月04日
点击数:847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强化党员的历史担当与共同体意识,由物理学院301&302党支部牵头,联合物理天文核学院党委其他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5月25日前往民族文化宫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参观。

2025060401

​​沉浸观展:感悟多元一体历史脉络​​

       上午11时,同学们首先来到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民族文化宫素有“民族文化宫殿”、“民族典籍之宫”的美誉,是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成就的重要窗口。本次展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精心设置了“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大主题单元,陈列了逾1500件珍贵文物古籍。

2025060402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党员沿着历史脉络,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学习之旅。在“大一统”单元,从《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的古老记载,到历朝历代体现统一理念的陶器、青铜器、典籍文书,大家系统学习了中华民族“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深刻理解了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基因和强大凝聚力所在。

2025060403

       步入“大交融”单元,古丝绸之路地图与“四大民族走廊”模型生动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丰富的民族乐器、绚丽多彩的服饰、体现生活交融的器具等展品,无声地诉说着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悠久历史,展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格局。

2025060404

       “大团结”单元将学习推向高潮。展厅内象征“一片红心心向党”的红旗海浪图案和“1921”、“1949”、“1978”、“2012”等里程碑年份,清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多民族文字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反映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珍贵史料,让大家深刻感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同学们驻足在“战略擘画”、“伟大思想”板块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五个认同”。

​​践行初心:凝聚服务发展团队力量​​

2025060405

       下午14时,同学们前往位于蒙藏学校旧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进行参观。与上午的主题板块式展览不同,体验馆采取“展览+体验”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在西院,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史料和视频资料,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民族工作历程全面真实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展览通过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文化、经济和情感等全方位的共同体。

2025060406

       此次活动,通过“观”历史文物、“学”思想理论、“悟”共同体理念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课,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同学们一致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拥有共同的根脉和精神家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将此次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立足本职岗位。

       同时,各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全体党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觉,为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 高年级学生第二党支部召开5月支部党员大会
  2. “永怀初心·赓续荣光”——物理科学学院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获二等奖
  3. 我校粒子物理团队发现奇异粲介子三体衰变中潜在四夸克态贡献
  4. 物理科学学院2024级303&304党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暨支部书记讲党课

第 13 页 共 130 页

  • 开始
  • 上一页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页
  • 最后
@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京ICP备07017956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