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科学学院20250306团支部参观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
                                    
                                    物理科学学院20250306团支部参观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
                                    2025年10月12日14:30,物理科学学院20250306团支部组织参观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

在校史馆内,讲解员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回顾了不同时期科研与教学工作者为国科大建设所付出的努力,阐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随后,同学们走进李佩陈列室,通过实物与图片资料回顾了李佩教授的生平事迹。 讲解中,李佩教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同学。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212797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李佩星”,李佩教授的名字由此永载星空。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科大的研究生同学们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的嘱托,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系统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科研传统,感悟几代科学家的奋斗与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了投身学习与科研的责任感。

 物理科学学院20250306团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
                                    
                                    物理科学学院20250306团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
                                    2025年10月22日22时,物理科学学院20250306团支部在学园二114教室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本次活动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为契机,由团支书主持郝磊讲解。
学习会上,郝磊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带领同学们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与会同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藏稳藏兴藏,首先是要保持西藏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

随后,郝磊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背景与核心内涵,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最后,团支书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宣传优秀民族文化、学习民族相关知识、促进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都是践行共同体意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体行动。

 物理科学学院雁栖湖高年级团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
                                    
                                    物理科学学院雁栖湖高年级团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
                                    2025年10月24日19时,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雁栖湖校区高年级团支部线上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由团支部书记李胜超主持,参会人员包括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
活动伊始,李胜超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意义,阐述了其理论价值、实践要求和文化基础。他结合高校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阐述了如何理解与践行这一理念,强调作为国家培养的青年人才,应主动担当时代责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党员代表刘思江从党员视角出发,分享了在科研实践与日常生活中的体会。他表示,党员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并结合物理科学等专业领域,在实践中深化对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活动在《爱我中华》的合唱中结束。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支部成员进一步增强了政治理论素养和民族认同感,凝聚了团结奋进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