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年后那些事

物理学院304班张云钦

 

      说起过年,这真是个让有的人期待让有的人心情复杂的日子。期待的是,过年的红包或者压岁钱,期待的是过年的新衣服,期待的是过年的油盐鱼肉。而心情复杂之处,不外乎年关难过,不外乎人情要填,不外乎时间流逝。是啊!一年又一年,我们从年中看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呢?

      年俗各地差异挺大,可能相邻的地级市就不太一样。在我家,依我看来,最重要的活动便是年前的祭祀活动了。我们一般傍晚到林地祭祖。今年在林地,我们还遇到了老家的邻居。远处看到这些活动,有一种做法事的通灵感。仿佛你我皆是一位道士或者法师,在做着通灵的事,与灵魂与万物做着交流。

      等事情做完,我们回家,省道上已然空荡荡的。幽暗的夜色,迷离的灯光,孤单的车。我们一路开回去。罕见的寂静增加了神秘感。回去后还有接下来的祭祀活动。

      无论是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循例祭祀。我生病了或者家母抱恙或者堂哥在当差,剩下的人依旧要准备这头等事。准备好给天地、神仙和祖宗的食物、纸钱、烟酒和香火。然后几个人去进行祭祀活动。

      这些活动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怀念先人,感念天地,知恩报恩,推己及人。在今日,说起来,这更多的是一种“年俗活动”,而无关信仰。然而《论语》中写: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依此,这些活动既是外在的仪式,也是发自内在的意识。它们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第二事便是说起隔壁县一家人的待己待人之道。如今,脱贫的计划已经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再像以前那么匮乏,即使在村里,想每天都有一两肉吃也不是难事。然而,姐夫家仍然保持了老一辈的传统。堂姐抱怨说,过年也没有很多碗菜。年后去其夫舅家时,她对姐夫说,“你看人家家”。姐夫说,“我们家也这样”。至此,家父、二爷和我都明白了。(现在条件好了之后,很多人年夜饭就由以前的俭变成了如今的丰。)一向吃惯了丰盛的年夜饭的堂姐的委屈也已然展示明了。其实,并不是其夫家不重视她,而是这正是他们的处世之道——克己而利人,能容而处下——把好吃的东西,留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宁愿自己吃苦,也要保留一颗济世救人的善心。他们体现着克勤克俭的作风和惜福节用的心态。后来我补充说,“你看,今年比去年,已经多了一些菜。这是比去年过得更好啊。所谓“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你这样看,这种趋势也是自然向好的呀。”

      言者三便是离不开春联的市场了。在我老家的县城,天桥所在的东西向省道本来是城区边界。另一方面,这里也是市场的门前街。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场东西南北门前的街都热闹起来,有着十里八乡的人,尤其是到了年前,各种烟花、鞭炮、字画、公鸡等年味浓的物件便都涌上街头,更加热闹。近二十年前,外婆的侄从隔壁的隔壁的隔壁县前来探望。母亲的祖母当时也在,两位老人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同乡的家母的表哥很亲。适逢那年我想了解一些年俗,他带我去采集春联。他还拿出我舅的万年历,给我念“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家兴人兴事业兴,福旺财旺运气旺”之类的。当年的我连“年夜饭”都以为是黏黏的饭,对这些自然听得懵懵懂懂,却在幼小的心理种下的些许“文”的种子。前些年去逛街,刚刚过了春联字画摊,被一人叫住,原来是小学同学。他来凑年前的热闹,开了个金鱼摊。拿着预先买年货的钱,我只好问父亲,他说“同学嘛何不买一个?”。又过了几年,这次是父亲的高中同学。文化下乡活动中,这位书画爱好者在商场门前为乡民义务写门联。我说,“爷,咱们也可以练练,说不定过几年到你退休的时候,也可以出去写了”门联三张纸,贴得满堂春。这一卷卷红纸,联系了千家万户,勾画了文气繁盛的红色中国。

      说起市场,还有一件有人情味的趣事。年前父亲去买小橘子。此时物价上涨,一日一价。卖家给家父说,“老张,别买了吧。又涨钱了。等过完年,就便宜了。”寒冬腊月,三言两语,买卖之中,质朴的语言也透露着文德侵染下的中国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