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国科大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现场,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为国科大首届“立德树人奖”获奖教师代表颁奖。“立德树人奖”是国科大教育教学工作最高荣誉奖项,吕才典、李永舫、李家春、吴一戎、陈润生、郑阳恒、郑度、秦大河、郭田德、席南华(按姓氏笔画排序)10位导师获奖。
400&&300&&0&&60b69fc8961342c4b1812f7c751aa02d
为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民族精神,自觉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重任,2025年9月25日物理-天文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与学院教职工一同前往北京怀柔头道梁平北抗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同志们在纪念馆前合影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中国人民历经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人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平北抗战是敌后战场重要部分,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与决心。怀柔地处平北核心区域,是平北抗战的重要枢纽,承载了无数先烈的奋斗与牺牲,1938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平北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和抗日政权——中共滦昌县工作委员会和滦昌怀联合县政府在头道梁村组建,点燃了怀柔人民抗日斗争的火种,奠定了敌后抗战的基石,在艰险岁月中,怀柔人民在八路军帮助下建立地方武装游击队,与日军展开不屈抗争,在平北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同志们或驻足凝视,或认真聆听讲解,不时相互交流感悟,沉浸在对那段峥嵘岁月的缅怀与思考之中。
参观纪念馆
1941年,日本关东军在长城沿线实施“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造成怀柔地区多处村庄被烧毁,数千村民惨遭屠杀。在“无人区”周边,日军大肆营建“集中营”式的“围子”,身在其中的村民不能自由走动,不能奔跑,更不能外出,人畜杂住在一起,病疫流行,冻饿交加,毒打和凌辱每天都在上演,各个“围子”每天都有人死亡。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抗战期间涌现了无数英雄反抗日军的残暴行径。其中,白乙化同志的事迹让我们印象深刻,他组建了抗日先锋队,而后历经合编、改编。1940年,他率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挺进平北开辟根据地。该团知识分子众多,很多都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大学生地下党,在怀柔多地屡燃抗日烽火,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铁血雄师。1941年2月白乙化牺牲,后被追认为著名抗日英烈。
了解日军暴行
随后,同志们参观了创建于1938年的第四纵队被服厂旧址。该厂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滦昌怀联合县的八路军战士们提供军帽、军衣、军鞋等必备物品,这背后彰显的是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前线战士的伟大情怀,也充分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
参观第四纵队被服厂旧址
此次参观平北红色爱国教育基地活动,让同志们深入了解了平北地区的革命历史,更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志们表示将带着这份红色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砥砺前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合影
受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拔尖基地“格物明理讲坛”邀请,Sorbonne Université教授、法国LPNHE高级研究员 Vladimir Gligorov 于 9月24日10:00—11:30 在雁栖湖校区学园1地下一层006作第九讲专题报告《Mirages, Oases, Mountains: a journey through the Standard Model》。此次讲坛由物理科学学院钱文斌副教授主持。物理科学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到场聆听。
报告以生动比喻开场,Gligorov教授结合其沙漠旅行见闻,将寻觅新物理比作穿越无垠沙海:多次未能证实的超出标准模型的迹象如“海市蜃楼(mirage)”,与标准模型预言不完全一致的实验线索如“绿洲(oases)”,而持续攀登认知高峰则如“跨越群山”。
他以博闻强识的视野,从CKM角 γ的直接与间接测量切入,指出γ的高精度测定既是检验CKM矩阵幺正性的关键,也是探索新物理的重要线索;并从轻子普适性的角度出发,结合LHCb 关于R(D)、R(D*)等结果与标准模型预言的差异,讨论在轻子四动量转移平方分布上的表现,强调这些差异可能暗示新物理,也可能源于实验与理论建模尚不完备,需以更高统计与更严谨的实验加以澄清。与此同时,他还回顾了近年对四夸克、五夸克态的观测进展,提示人们对强子谱系的认识仍在深化之中。
在展望部分,Gligorov教授以“骆驼”寓意大型对撞机与先进探测器,强调其在引领人类走出“新物理荒漠”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LHCb升级与实时数据处理的新进展,展示了在稀有衰变与CP破坏研究中的广阔前景。现场交流热烈,主讲人耐心解答了师生提问。
图片: Gligorov 教授幽默地将大型对撞机实验比喻为穿行沙漠的骆驼。
图片:师生们认真听取讲座。
图片: Gligorov 教授与提问人员热切交流。
图片: 钱文斌向Gligorov 教授颁发“格物明理讲坛”证书并与其合影。
主讲人简介:Vladimir “Vava” Gligorov 教授现任法国高能与核物理实验室(Laboratoire de Physique Nucléaire et des Hautes Énergies,LPNHE)资深研究员、索邦大学教授。自 2003 年起,他一直是LHCb合作组的重要贡献者,先后担任多项关键职务,包括副物理协调人、LHCb升级软件规划组共同主席等。其研究聚焦于通过研究CP 破坏与稀有衰变寻找新物理,尤为强调创新的实时数据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应用。Gligorov 教授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并曾在 格拉斯哥大学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从事研究工作。